本科生培养
首页» 本科生培养» 管理规定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9-28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全面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学校提出如下意见。

  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效

  自2005年本科教学评建以来,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全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加强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学校按照新时期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确立“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树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理念,初步建立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保障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持续加大对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学、实习和实验条件。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教师队伍数量、水平和结构有较大改善。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了教学工作的国际视野、引入了国际教学理念和资源。通过加强招生就业工作,使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2005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有:建立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8个省级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4名省级教学名师;5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2支省级教学团队;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0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8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

  二、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育教学工作还不完全适应国家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求和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任务,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规律认识不足。对本科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和教育理念还不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学校办学的新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系统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瞻研究不足,系统掌握和运用高等教育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全面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是体现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专业培养目标还不能充分体现国家、行业对人才需求新变化,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不清,传统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尚未完全突破传统范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是教师教学改革缺乏内在动力。现行教师业绩评价的政策导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少,缺乏有效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教学研究成果。

  四是教学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待进一步科学化,教授委员会参与本科教学改革与研究还不够深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教学资源条件还不能完全保证人才培养需要。现有教学设施(教学空间、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还不能完全满足本科教学需要,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不足,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支持体系不完善,教学管理队伍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六是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相比,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国际化办学在理念、层次、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广大教学管理干部和教师主动适应和积极跟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意识、能力还不足,国际化办学途径、机制和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目标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培养信念执著,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品德,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农林学科发展急需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的技术领军人才和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领导者。

  根据这一目标要求,按照“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体制机制,统筹配置资源,改革与建设并重,注重质量内涵”的总体工作思路,未来5年,努力实现以下改革与建设目标:

  ——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起与国家、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大教师引进和培训力度,力争生师比达到15:1,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的比例提高到70%。

  ——以突出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新增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5-6个,专业总数达到70个左右,10-15个特色和优势专业通过行业或国际认证。

  ——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加强课程建设,建成校级优质课程300门,全英文授课课程30门,国家精品资源课程10门。建设与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通识课程体系,研发新课程50门,引进国内外优质课程50门。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突破口,建立起教学与科研、推广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明确每个基地教学功能定位,建成10个综合教学实习基地。

  ——以大学生国际化视野拓展计划为依托,积极开展“2+2”、“3+1”等联合培养,力争五年内使具有海(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达到10%。

  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始终把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投入、师资配备、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考核评价要体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每年召开1次教学工作会议,每两年开展1次教育教学思想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讨论。坚持处级以上管理干部听课制度,每学期校级领导听课不少于2学时,学院及相关处室处级干部听课不少于4学时。要把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的观念落实到各单位的实际工作之中,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推广促进教学、经费保障教学、条件支持教学、人人关心教学的浓厚氛围。

  2.认真执行本科教学质量责任制。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全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学院(系、部)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的专题会,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每学期至少2次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分类培养机制

  3.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必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确立“培养和造就农林学科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的技术领军人才和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的领导者”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行业发展趋势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结合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科学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4.继续探索和推进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改革招生模式,逐步实行按学科大类(学院)招生,实行分类培养。各学院要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素质为中心,科学分析行业需求、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制定多元化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

  5.积极推进通识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养成。探索建立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大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书院制建设试点为突破,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教育培养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健康人格养成。

  (三)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6.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进一步理顺专业归属关系,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名牌专业和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围绕现代农业信息化、产业化、标准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时新增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

  7.稳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专业标准和课程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专业评估、预警和退出机制。邀请行业、用人单位、相关高校专家开展本科专业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造现有专业。

  (四)建立分类管理和激励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8.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要把师德作为教师岗位考核、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首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引导和教育教师要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造诣教育感染学生,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9.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定出台《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岗位薪酬分配办法》,设立以教学为主型教授二级岗。评价教学为主型教师主要看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精力投入和教学研究成果。改革薪酬分配办法,分配政策向一线教师倾斜,探索以教学质量和教学团队建设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明确不同类型教师岗位职责、晋职条件、考核标准、奖励标准等,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10.建立教师教学激励与退出机制。制定出台《教学奖励条例》,启动“金牌”教师、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教学管理奖励计划,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根据教师岗位目标任务标准,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暂停其承担的本科生课程,经培训仍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者退出教师岗位。对出现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取消其授课资格。

  11.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成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咨询。重点做好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五年一个轮回的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新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定期开展观摩教学活动,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出台《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办法》,从教师投入教学精力、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积极性、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入手,每年开展1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对评价优秀的教师,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12.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把为本科生授课列入教授的基本岗位职责,作为考核内容。教授每年至少独立为本科生讲授1门课程,并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示范带头作用。二、三级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做两次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学术报告。

  13.建立课程助教制度。制定出台《本科生课程助教管理办法》,由主讲教师负责聘用青年教师或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担任本科课程助教,协助完成课后辅导答疑、作业(实习、实验报告)批改和专题讨论等教学工作。

  14.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建设。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和科研组织融合,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及教学研究功能。教研室(系)、研究所(中心)负责人应由学科带头人担任,统筹负责教学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组织工作,工作绩效列入岗位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各学院要根据课程属性组建以教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凡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进入相应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要老中青结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每门专业主干课程都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培育一批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老中青结合的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15.强化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锻炼和培训工作,青年教师一般应有1年以上从事实验教学或实验室管理工作经历,方可讲授本科生课程。中青年教师要深入场站、基地或企事业单位锻炼3个月,方可指导教学实习。要吸引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从事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聘请校外名师、企事业单位专家担任兼职实践指导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不断充实实验队伍,力争3年内解决实验队伍人员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师资队伍管理与激励机制,保证实验队伍的稳定。

  (五)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

  16.实施通识类课程建设计划。构建“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五大通识课程模块,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研发和开设新的通识类课程。

  17.实施基础课程提升计划。学校从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公共基础课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力争五年内,使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18.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计划。每个专业确定5-6门核心课程,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对核心课程从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确立的专业核心课程学校实行四年一轮进行评估,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19.积极开展全英语授课课程建设。有条件的学科专业,要加强全英语授课课程建设和国内外优质课程引进工作,鼓励专业课采取全英语授课或双语课授课,提升授课质量和效果。

  20.加强“千门课程上网工程”的建设。力争三年内全校三千门次课程实现网络辅助教学,为师生互动交流搭建网络辅助教学综合平台。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21.加强教材建设。学校设立专项教材建设资金,资助出版一批学术水平高、应用性强、符合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学需求的高水平教材和实验指导书。鼓励具备条件的课程选用优质外文原版教材。学校建立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优先选用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力争本科生100%使用近5年内出版的新教材。

  22.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育人全过程。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有效指导。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提倡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预警和帮学制度,对学业完成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采取学习过程帮学措施,力保学生完成学业。

  (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23.放宽转专业的限制,实行辅修和双学位制。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专业和个性发展的意愿,适度放宽学生转专业的限制。逐步实行双学位制,扩大辅修专业数量,提高辅修专业教学质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机会。

  24.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学院、学科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之间的界限,实现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实验室(中心)、教学基地等教学资源共享。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类课程、选修类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享受学校优质教学资源。

  25.全面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充分发挥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全面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业规划,指导学生选专业、选课程,培养学术兴趣,引导学生早进科研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早进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6.实施本科生访学(留学)计划。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院试办全英语授课专业,探索留学生培养模式。学校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留学)。积极开展“2+2”、“3+1”等模式联合培养。

  (七)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7.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各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农科、理科、工科类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经济、管理、文学、法学、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整合单一课程实习,实施综合教学实习。要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大纲,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对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再组织集中的理论教学,实施理论和实践现场教学,加深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8.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要求,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新创业专职教师培训等措施,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大经费投入,资助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业训练,使50%以上学生能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制定出台《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建立“一院一品”的学科竞赛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对于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和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的学生,在研究生推免和学生评优中给予特殊考虑。

  29.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设立专项经费,重点用于公共基础课实验室、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和新增专业实验室建设。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实验室功能,推动实验教学条件现代化,实现实验室全部向学生开放。

  30.不断扩大和建设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教育部实践基地项目,进一步加大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要把学校建设的各类试验站、杨凌示范区内企事业单位纳入教学基地范畴,充分发挥其实践育人功能,为学生参加教学实习、科研创新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提供良好条件。鼓励各学院积极帮助实习基地所在单位开展员工技术培训、科技开发和科研等工作,在互惠互利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路子,确保每专业至少具有2-3个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八)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大学生诚信教育贯穿到育人全过程,将平时作业和论文中的学术诚信表现列入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积极开展大学生爱国、爱校、爱农教育和社会调查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大学生及时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积极创建学术性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户外素质拓展训练,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

  32.严格大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和任课教师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与考评,一、二年级重点做好平时考勤和课程学习过程考核,三、四年级重点做好教学实习、创新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考核。对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坚持新生集体上自习制度,坚持辅导员、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和约谈学生制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3.完善激励机制,教育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继续开展“五个文明工程”活动,推行以学生宿舍为单元的学生操行评价,营造学生互助共进的学习氛围。逐步完善不同院系、专业、学生学习阶段和发展取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推进学生成长的分类引导工作。充分发挥优良学风示范班和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榜样引领作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九)加强招生和就业工作,稳步提升生源和就业质量

  34.不断加强招生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生源质量持续稳步提升。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学院联系分省招生责任机制,以“重点中学校长论坛”、“校园开放日”、“优秀生源基地建设”、“名师巡讲”、“回访中学母校”等形式,不断提高学校在省内外考生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争取高质量的生源。

  35.加强就业指导,拓展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分类指导,开展多形式就业指导活动,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和全员化。持续不断地拓展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就业市场,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与重要行业、重点建设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等人才需求的对接机制。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在国家最需要和最能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建功立业。

  (十)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36.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职责与权限,理顺关系,使教学管理运行更加科学、顺畅。学校教学委员会作为教学决策的审议机构,要全面做好学校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重大决策咨询工作。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要强化教学管理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工作,加强同职能部门和学院协作,及时通报教学运行动态,反馈教学信息,共同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学院教授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做好本学院重要教学事项的审议、决策和咨询服务工作。

  37.成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委员会。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与课程建设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各学院每年要向学校提交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每年向社会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38.加强教学经费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学校逐年增加教学建设和运行经费,保证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运行的有效实施。各教学单位要确保学校下拨的各类教学经费真正落实到相应的教学环节。对挪用教学经费的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学校将定期检查和通报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并根据使用情况和取得成效适时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

  39.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以校友会为主建立学校与校友的联络体系,以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络体系,借用社会力量跟踪和反馈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价制度。

  40.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严格教学管理岗位准入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今后学校在干部选聘中将从事教学管理经历作为重要条件之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干部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学校不断加大教学研究经费投入,鼓励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五、组织实施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深入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要广泛宣传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全校各级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全员育人质量观,所有工作应服务和服从于人才培养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提措施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

  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各单位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按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措施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各项实施细则、管理办法、具体方案和推进措施,确保2013年开始全面实施。

  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学校定期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提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跟踪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单位,问责消极推诿、执行不力的单位。通过5年的持续改革和建设,全面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开创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版权所有  best365·官网(中文版)登录入口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